十九世紀末,工業大革命、電氣動力的使用、化學工業的發達、內燃機的普及、以及石油的利用、使古老的產業技術得到進步。企業的大量投資、人口向都市集中、傳統的社會組織產生急劇的變化。歐美各國工業達到了相當的水準、龐大的企業組織誕生、世界經濟突飛猛進。顯著的經濟發展、使大眾的生活水準大為提高。經濟的發展、形成資本主義。勞動階級的弱者、為了爭取福利、團結在一起開始出現了群眾組織。傳統的統治方式亦已崩潰、使社會進入混亂的局面。工業的發展、各國生產擴大、亟需開拓國外市場、以及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英國的殖民地政策、維持了經濟霸權的模式、被歐陸各國所模仿。為了掠奪廣大的殖民地、在世界各地開發「帝國領土」。 在二十世紀初葉、非洲大陸有九成竟被歐洲各國所瓜分。在亞洲方面、新興帝國日本除外的亞洲各國、也遭受強烈的壓力。非洲及亞洲等地、自由的地區日見狹窄。對立的帝國主義國家間的衝突日益加劇、發展成殖民地衝突的危機。而在社會的政治體制內、無產階級逐漸加強其團結、與結合成黨派、並掌握權力的中產階級發生鬥爭。 在海外擁有廣大殖民地的英國、與各國之間、殖民擴張主義的競爭、先後在海外領地發生緊張事態。而德國、無論是軍事上或經濟上、都已強大、對英國構成挑戰性的壓力、致使歐洲各列強之間的均勢遭受破壞。 英法兩國於1904年簽定親善協定、兩國正式解決有關埃及及摩洛哥殖民地的問題。法國同意埃及為英國的轄地、英國則同意時機成熟時、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權益。 正當俄國與日本在遠東激烈交戰時、法國開始侵略摩洛哥。此時、德國特別重申1880年馬德里會議有關摩洛哥係歸各列強管理的宣言、主張1904 年的英法協商不當、決定支持摩洛哥抵抗法國。法國於是宣佈、德國若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權益、德國可獲得補償。法國與英國取得協調、同時與德國達成諒解、確保其在摩洛哥的權益。在法國與義大利之間、亦達成協議、法國承認義大利佔領的利比亞所屬的黎波里及昔蘭尼加兩地的所有權、而義大利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權益。 西元1905年七月、德皇威廉二世與俄皇尼古拉二世、會晤於芬蘭的Bjorky、德皇提案發展兩國之間防衛條約、若兩國之中的一國受到歐洲國家的攻擊、他方予以援助。俄國外長、唯恐只得到德國一時的支持、而使得原有的法俄同盟被破壞、因而否定此項行動。 威廉二世所盼望有關歐洲局勢重新調整的努力失敗之後、德國政府對摩洛哥問題又採取頑固的態度。德國在外交上漸漸處於孤立。 日俄戰爭之際、由於英日同盟協定、俄國在此波羅的海擊沉英國漁船、引起英俄之間的對立、經過法國從中調解之後、英國政府唯恐德國的軍力加強、為鞏固其防衛壁壘、而決定結束英俄之間的對立情況、於1907年訂立英俄同盟條約。 在巴爾幹半島上、波斯尼亞 及赫塞哥維那地帶原為土耳其帝國領土的一部分、大部分居民均為斯拉夫人、根據柏林會議條款、被置於奧匈帝國的管轄之下。 1908年土耳其政變、新領導階層受到歐洲民族主義精神的影響、努力加強其社會體制。維也納政府唯恐土耳其再度要求波斯尼亞及赫塞哥維那的主權要求、決定合併該地、引起英法俄各國強烈的反對。奧國強制塞爾維亞承認此既成之事實、德國亦勸告俄國同意合併。因此在塞爾維亞更激烈引發反德奧的民族主義運動。至此、英法俄及塞爾維亞的反對勢力、包圍了處於其中的德國及奧匈帝國的勢力。 1912年、列強在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以及蒙特尼格羅的陣營、與土耳其之間發生戰爭、巴爾幹各國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塞爾維亞在巴爾幹半島上多處的勝利、領土可伸展擴張到亞特里亞海的東岸、但因奧匈帝國的干預、而被壓制。另外成立阿爾巴尼亞獨立帝國。 西元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偕同夫人前往波斯尼亞視察軍隊演習、並於6月28 日訪問其首都塞拉耶弗。 在前往市政廳的途中、大公之座車被投擲炸彈、大公安然無恙、但在與市長唔談後的返途中、斐迪南大公再度被槍手狙擊、大公夫人亦喪命。這件暗殺事件,是一名19歲的波斯尼亞學生普林西比所為、他一共射出七發子彈、一發擊中斐迪南大公的頸部、另一發擊中公爵夫人的腹部、斐迪南幾乎是立即斃命、公爵夫人則在送醫途中不治。 塞爾維亞人在奧匈帝國併吞波斯尼亞及赫塞哥維那之後、反抗更為強烈、投擲炸彈的卡普里諾維奇及槍殺大公夫婦的普林西比都是奧匈帝國支配下的塞爾維亞人。 兇手普林西比,告訴法官是要為受壓迫的塞爾維亞人出一口氣。有消息來源顯示,這次暗殺僅是塞爾維亞所策動的政治陰謀的一部分。 斐迪南大公忽視塞爾維亞部長要他放棄波斯尼亞之行的警告、這位部長曾經說過、巴爾幹人對奧匈帝國的惡感太深了。然而諷刺的是,斐迪南大公是所有奧地利皇族中,最願意與這塊緊張地區人民妥協的一位。他曾經希望給予斯拉夫民族、更大的自治權、甚至讓巴爾幹半島上建立第三君主國家。 對歐洲來說,這件暗殺事件,猶如一聲驚雷。 謀害皇儲的兩名兇手及其黨羽均與塞爾維亞參謀總部情報局長米特李維奇所率領的「黑手黨」祕密組織有關連。而塞爾維亞政府雖於事前已有相關情報,卻未採取任何阻止的措施。 數日後,維也納政府致塞爾維亞最後通牒,塞國如果接受,即表示投降,若是拒絕,即將招致奧匈帝國軍事干預。 塞爾維亞對最後通牒的答覆當然是否定的。於是奧國政府於七月二十七日對塞爾維亞宣戰,當天塞爾維亞首府貝爾格勒立即受到炮轟。第一次世界大戰揭開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