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榮總心臟科 劉俊鵬
寒冬殺手─心肌梗塞及心絞痛 典型症狀並不典型,及早診治為良策
心臟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尤以進入冬季發病患者劇增,典型的發病癥兆以胸悶或脹痛或灼熱等症狀為主,並且悶痛的症狀會傳到下頷、左手臂、上腹或背部,與一般肌腱炎、腸胃病常造成混淆,發現疑似症狀應早日就醫診斷、治療,避免猝然死亡的發生。
一般民眾對此類疾病名稱常覺迷惑,其實心絞痛、心肌缺氧、缺血、心臟血管硬化、狹心病、心肌梗塞都是同一系列的疾病,心臟像一般器官一樣,需要血液供應營養及氧氣,心臟血管的老化或病變慢慢發生阻塞,初期並不一定有癥兆,阻塞血液流通超過百分之七十,病人開始有癥兆,即稱心絞痛,原因是心臟血管阻塞,血液無法流通即發生缺氧、缺血現象,心臟得不到血液中的養份,細胞因而壞死,又稱為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的患者,由於初期癥兆不明顯、或因忍受疼痛感覺不同,在第一次發作即來不及就醫猝然死亡的比率高達百分之三十左右,相當恐怖,因此及時診斷十分重要;來門診求醫患者中約有十分之一是真正心臟血管疾病患者,大家常為症狀而困惑,其實有釵h患者是肌腱炎、神經痛、胃腸疾病。狹心症或二尖瓣脫垂等類似症狀而需要鑑別診斷之疾病有二十多種,為避免讀者恐慌,提出以下幾點簡易的自我檢查方法:
(一)凡是新發現的疼痛可以用手指按觸的到疼痛位置,可能是運動拉傷、肌肉神經痛、工作忙碌、坐姿不正確、情緒緊張等原因;(二)疼痛可因某一姿勢或動作引起則多為肌腱韌帶傷害引起;(三)疼痛在呼吸時引起者則多為肋間神經炎或肋膜傷;(四)腹部悶疼合併胃酸、打嗝或進食後引起悶脹可能為消化性潰瘍;(五)至於有些精神緊張患者則可能因胸部非特定的疼痛引起恐慌,引起過度換氣症候群,即胸悶、呼吸急促(又快又深)、手麻、頭暈,甚至昏倒,年輕女性在情緒激動時常發生此症狀;若懷疑自己有狹心病最好還是找專科醫師做徹底檢查與治療。
目前醫療技術進步,心臟血管疾病的治療不再是服藥或開刀兩種選擇,約有一半患者可以接受心導管的方式治療,一般而言,藥物治療著重於症狀控制、心弁鄋犖持及減緩病程的發展,對於已經狹窄的血管並沒有結構上的積極效果,而開刀繞道手術雖然效果良好但手術步驟困難,涉及之醫療照顧也廣,因此目前有三條血管狹窄患者,多會建議其採用繞道手術。
至於心導管治療心臟血管疾病最基本方法稱為氣球擴張術,如果血管狹窄病灶單純、範圍不廣,可以採用此法治療,至於兩或三條血管狹窄之病灶亦可視情況施以氣球擴張術治療。醫學界對於氣球擴張術的合理危險性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其重大併發症包括心肌梗塞、血管破裂、心肺衰竭、腦中風、甚至死亡,技術成熟的醫院其成必v應在九成以上,氣球擴張術雖然比繞道手術對病患的侵犯性較小,而為患者甚至醫師當作優先選擇的治療方式,但其一年內仍然有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患者發生血管再阻塞,因此約有二分之一的患者需要再接受第二次的擴張術。
近年來國內引進新的導管擴張科技,如血管支架(或稱血管金屬網)的置放也能協助氣球擴張的安全性,增加血管的擴張效果,並減少血管發生再阻塞的機會(支架再阻塞率為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約為氣球擴張術的一半),但血管支架價錢昂貴,每支約四萬五千至六萬元之間,健保局在某些情況下同意給付,主要是在氣球擴張術中,血管發生嚴重破裂或突發阻塞時,接受氣球擴張術後,同一病灶於半年內再阻塞,以及繞道手術移接的血管發生狹窄的患者,可在術後申請核退費用。目前由於支架療法的效果顯著、安全性又高,一般民眾大多自願付費,以期得到好的療效,而支架置放術在高雄榮總每年完成三、四百例,平均每一患者約需一點二隻支架,退輔會對於榮民患者亦予酌情補助。
此外,高雄榮總也引進多項心導管輔助的診治工具,如高速研鑽(ROTABLATOR)可協助氣球通過硬化的血管,血管內超音波(IVUS)能協助心導管攝影所無法看到的病灶結構,及數位化的影像分析儀等,在全面的科技配合下,目前高雄榮總的心導管手術在成必v及安全性上都大幅提高,三年以來在手術中死亡病例為零,在住院內手術相關死亡率則為千分之四左右,此項記錄已達西方先進國家的醫療水平。
由於目前健保局對於昂貴高科技之醫療費用無法全面給付,造成釵h大型教學醫院雖具有醫療科技設備的能力,卻受限於醫療成本考量,只能有限地應用於患者,對於日新月異的高科技醫療發展也造成了某種程度的影響,高雄榮總在院方審慎的計劃下對於高科技的醫學部門予以全面性的支援,實是南部患者的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