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醫學專欄~傅榮宗-談B群鏈球菌感染-嬰兒猝死症之預防方針  
期  數
第七卷第一期
主  題
醫學專欄~傅榮宗-談B群鏈球菌感染-嬰兒猝死症之預防方針  
附 件
相關聯結
傅榮宗 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婦產科
談B群鏈球菌感染-嬰兒猝死症之預防方針

  過去偶而會聽到新生兒莫名其妙的就在嬰兒室內突然死亡了。往往這些案例會被認為是不明原因之嬰兒猝死症,或認為是護士小姐餵奶不小心,照顧不周,溢奶而導致氣道阻塞噎死的。這些案例通常都不解剖查明真相,其實有些真正的原因是B群鏈球菌感染引起新生兒敗血症死亡的。新生兒若沒有發育的異常畸型或不成熟,會突然快速的死亡,最大的殺手是新生兒敗血症,其中最主要的菌種就是B群鏈球菌。新生兒死在嬰兒室內,有時會造成醫療糾紛,而真正的禍首是B群鏈球菌。

  B群鏈球菌感染的防治工作過去一直成效不彰,新生兒感染的案例在美國每年高達一萬例左右,其中約二千例死亡,二千例造成神經性的後遺症,可說是不死也要受重傷。檢討過去效果不佳的原因婦產科醫學會建議針對高危險群的母親加以治療,缺點是漏掉了沒有找出無症狀的帶原者,造成防疫上的漏洞。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在懷孕二十八週左右對全部孕婦做細菌培養找出帶原者加以治療,缺點是小兒科的建議未被婦產科普遍接受採用,徒有建議沒有執行,使不上力;另一缺點是太早做細菌培養距離生產時間還有二個多用,其間有些案例陰性變陽性,有些則由陽性變成陰性,所以早期培養之結果與生產時狀態並不完全吻台。

  一些B群鏈球受難者家屬於一九九0年成立B群鏈球菌協會,他們承受了該病的傷痛和經驗,向國會遊說立法、向各機關團體請教或推動B群鏈球菌的防治工作。終於在一九九六年由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婦產科醫學會、小兒科醫學會,共同發表B群鏈球菌感染的防治方針。大意歸納為下列幾點:

1.全部的孕婦都應被告知B群鏈球菌預防事項。

2.B群鏈球菌菌尿症或曾患B群鏈球菌疾病者生產時均應給予預防性抗生素。

3.懷孕三十五週至三十七週應行細菌培養篩檢出帶原者。

4.高危險群生產時給予盤尼西林五百萬單位靜脈注射。若盤尼西林過敏可改用Ampicillin二公克或紅黴素五百毫克或Chndampln九百毫克靜脈注射。

5.高危險孕婦產下之嬰兒要至少觀察四十八小時,看有無細菌感染跡象或副作用。高危險群除前述第二點、第三點之外還包括陣痛時有發燒現象、早期破水十八小時以上、懷孕三十七週之前早產。篩檢時不要只採樣子宮頸,會遺漏一半的案例,要同時採集陰道口和肛門樣本。

  孕婦中百分之三十可在生殖泌尿道例可謂相當高。其中有一半生產時會把細菌傳染給新生兒,得到感染的嬰百人之中有一個會發病成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敗血症的症狀並沒有特殊性,有時診斷相當困難:出現最多的是發燒但也只有一半的案例會發燒,其他如黃疸、呼吸困難、厭食、嘔吐、發紺各約四分之一案例會有上述症狀。診斷最主要是靠細菌培養,有時只培養一次還不行,需要多部位多次培養才得以確立診斷。是否能成扒E斷出B群鏈球菌引發敗血症,不容易由新生兒症狀判斷出來,要靠小兒科醫師積極從事細菌培養。洛杉磯一家大醫院新生兒科來了一位新主任,因他比較積極探討這個問題,結果生產數沒改變的情況下,新生兒敗血症的案例就增加了很多。

  B群鏈球菌防治方針二年前公布,要婦產科、小兒科醫師一體採行、遵守。若醫師未告知孕婦篩檢是否帶原,將來小孩子生出來,新生兒發病的話,醫師是要負責任,規定得很強制性的。預計採行該方針之後可以減少百分之九十的病例,可說是花小錢叉百大成效。美國採行該方針以來,是有很大的突破,報導出來B鏈球菌感染新生兒敗血症的案例減少很多。反觀國內沒幾家婦產科採用該防治方針。B群鏈球菌也未受到重視。嬰兒室內好像瞻@顆不定時炸彈,什麼時候,在那一家爆炸不知道。B群鏈球菌新生兒敗血症,有時發病進展很快出生一個禮拜內新生兒就死亡了,常常令人措手不及。預防勝於治療,與其費很大勁在產後診斷治療不如在產前好好的篩檢預防。自從抗生素發明以來,B群鏈球菌感染便受到很大的壓制和控制,也逐漸不被人重視。但是該治而未治療時,病例還是不斷地發生,碰到的人只有自認倒霉。希望婦產科、小兒科同仁能重視B群鏈球菌感染,共同採行防治方針,預防疾病的再發生,也希望健保局能重視此一問題將它列入產檢注意事項或給付事項內,鼓勵醫師對孕婦篩檢該菌。大家共同努力來預防B群鏈球菌疾病之發生。
◎回首頁    ◎回上頁

本站最佳瀏覽狀態為800x600之螢幕解析度及IE6.0(含)以上之網頁瀏覽器
Kaohsiung City Medical Association CopyRight@2003
會址 高雄市前金區市中一路225號4樓
電話:07-2212588 傳真:07-2156816 E-Mail:ksdoctor@ms31.hinet.net